|
拼音 zì 注音 ㄗˋ 部首 刂 部外 8总笔画 10 统一码 525A笔顺 1251511222 |
剚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5-07 05:54:17
笔画顺序










剚 详细解释
1. 插。
烧通赤火箸,剚入尾闾六七寸。 宋·洪迈·《夷坚丁志·叶克己》
复归而杀妻,剚刀于胸,格格然如中铁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
2. 立。
崇俨书桃木为二符,剚室上,乐即止。 《新唐书·方技传·明崇俨》
3. 刺;杀。 1 亦引申为割舍。
引佩刀自剚腹中,肠出被地。 《新唐书·忠义传上·安金藏》
君代尉驰往,三日中生缚其酋二,剚贼无遗。 宋·叶适·《周镇伯墓志铭》
裁红量碧都无取,要铸屠鲸剚虎辞。 柳亚子·《为人题词集》
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不以剚剧理繁塞艰巨。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
剚 组词
常用词组
剚刃剚腹理繁剚剧
剚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ɿ˥˧ 日语读音 SASU SASHIKOMU OKU韩语罗马 SA现代韩语 사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sii5 zih5 [海陆腔] sii6 zih5 [梅县腔] zii5 [客英字典] zau3 zih3 ci5粤语 si6 zi3
近代音 中古音 照莊母 志韻 去聲 胾小韻 側吏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咍部 ;王力系统:莊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剚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事」。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倳
𨧫
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