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巾 部外 11总笔画 14 基本区 5E63笔顺 43252343134252 |
幣 笔画顺序














幣 详细解释
1. 缯帛。古代常用作祭祀或馈赠的礼品。 1 亦泛指祭品。
我非敢勤,惟恭奉币,用供王能祈天永命。注 《书·召诰》
币美则没礼。注 《仪礼·聘礼》
贾似道赐金器千两,币千匹。 《宋史·理宗纪五》
乃裹以玄黄之币,藏兹山之下。 明·陶宗仪·《辍耕录·瘗鹤铭》
相传下有渊水,神龙所居,凡七十二洞,岁旱则祷于第三洞,初投香币不应,则投死彘及妇人弊履之类。 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
2. 泛指车马皮帛玉器等礼物。
凡执币者不趋,容弥蹙以为仪。注 《仪礼·士相见礼》
哀姜至,公使大夫、宗妇觌用币。 《国语·鲁语上》
3. 货币。
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 《管子·国蓄》
吴王濞倍德反义,诱受天下亡命罪人,乱天下币。注 《史记·吴王濞列传》
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救民。注 《汉书·食货志下》
4. 赠送。
闻夫子明圣,谨奉千金以币从者。 《庄子·说剑》
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此大利也。注 《史记·赵世家》
5. 通“敝”。
不腆先君之币器,敢告滞积,以纾执事;以救弊邑,使能供职。注 《国语·鲁语上》
幣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i˥˧ 日语读音 NUSA TAKARA ZENI韩语罗马 PHYEY现代韩语 폐越南语 giẻ
客家话 [客英字典] bi5 pet7 [海陆腔] bi5 [梅县腔] bi5 [宝安腔]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i4 [东莞腔] bi5 [台湾四县腔] bi5粤语 bai6潮州话 bi6
近代音 幫母 齊微韻 去聲 背小空;中古音 並母 祭韻 去聲 𡚁小韻 毗祭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曷部 ;王力系统:並母 月部 ;
幣 字源字形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