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mì 注音 ㄇㄧˋ 部首 巾 部外 13总笔画 16 统一码 5E66笔顺 5132514143112252 |
幦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8-15 22:12:43
笔画顺序
















幦 详细解释
1. 古代车轼上的覆盖物。也称“幭”。 1 参见“覆笭”。
主人乘恶车,白狗幦,蒲蔽。注 《仪礼·既夕礼》
君羔幦虎特,大夫齐车豹幦豹特,朝车,士齐车鹿幦豹特。 《礼记·玉藻》
既哭,以人为菑,以幦为席,鞍为几,以遇礼相见。注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幦 组词
常用词组
浅幦狗幦鹿幦
幦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mi˥˧ 日语读音 URUSHINURINONUNO
客家话 [客英字典] met7 [海陆腔] met7 [梅县腔] met7 [台湾四县腔] met7粤语 mik6
近代音 中古音 明母 錫韻 入聲 覓小韻 莫狄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錫部 ;王力系统:明母 錫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幦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幎
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