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tiǎo 注音 ㄊㄧㄠˇ 部首 月 部外 6总笔画 10 统一码 6713笔顺 3511341534 |
朓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9-13 01:06:58
笔画顺序










朓 基本解释
(1)动: 农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
朓 详细解释
1. 旧历月底月见于西方。
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朓则侯王其荼。 《尚书大传》卷三
圣人察乎朓、侧匿之变,而律乎日月雄雌之序。注 汉·扬雄·《太玄·告》
月朓日蚀,昼冥宵光,地大震裂,火生地中,天文失度,祅祥变怪,不可胜记。 《汉书·张敞传》
2. 日晦蚀。
刘歆以为三月晦朓鲁卫分。注 《汉书·五行志下之下》
服虔以日晦食为朓,别一义。 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3. 行疾。
其传曰“时则有日月乱行”,谓朓、侧匿,甚则薄蚀是也。注 《汉书·孔光传》
4. 盈;有余。
盈不足注 《九章算术·盈不足》
朓 组词
常用词组
朒朓昃朓肭朓朓侧朓朒谢朓楼
朓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ʰiɑu˨˩˦
客家话 [客英字典] tiau5 [海陆腔] tiau5 [客语拼音字汇] tiau4 [宝安腔] tiau5 [台湾四县腔] tiau5粤语 tiu3
近代音 中古音 透母 蕭韻 平聲 祧小韻 吐彫切 四等 開口;徹母 笑韻 去聲 朓小韻 丑召切 三等 開口;透母 篠韻 上聲 朓小韻 土了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豪部 ;透母 豪部 ;王力系统:透母 宵部 ;透母 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朓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