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shǔ 注音 ㄕㄨˇ 部首 日 部外 8总笔画 12 统一码 6691笔顺 251112132511 |
暑 基本解释
时间: 2025-09-11 07:41:30
(1)形: 炎热。
反义: 寒
例词: 中暑
例句: 我们应该暂时减少户外活动,以防中, 暑, 。
(2)名: 炎热的季节。
例词: 暑假
例句: , 暑, 假期间,他报名参加了一场夏令营活动。
(3)名: 中医指致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暑 详细解释
1. 炎热;炎热的夏季。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易·系辞上》
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 汉·张衡·《西京赋》
荷阴未暑,快料理归程,再盟鸥鹭。 宋·张炎·《台城路·送周方山之吴》词
转庙巷入山,人家咸夹磴道而居,短扉小阁,荫以高槐,六月无暑,行居人屋檐下,如行山中,碧瓦断处青山乃续。 明·王士性·《五岳游草·登吴山记》
我在第二年的暑间,只把(《浮士德》)第一部译出了。 郭沫若·《海涛集·跨着东海》
2. 中医术语。病因“六淫”之一。属阳邪,易在夏季致病。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注 《素问·热论》
暑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u˨˩˦ 唐代读音 shiǔ日语读音 ATSUI ATSUSA韩语罗马 SE现代韩语 서
客家话 [梅县腔] chu3 shu3 [沙头角腔] cu3 [客英字典] chu3 shu3 [海陆腔] chu3 shu3 [客语拼音字汇] cu3 [宝安腔] cu3 [台湾四县腔] cu3 su3粤语 syu2
近代音 審母 魚模韻 上聲 鼠小空;中古音 審書母 語韻 上聲 暑小韻 舒吕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模部 ;王力系统:書母 魚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暑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