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zāi 注音 ㄗㄞ 部首 火 部外 3总笔画 7 基本区 707D笔顺 5554334 |
災 笔画顺序







災 详细解释
1. 自然发生的火灾。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左传·宣公十六年》
御廪灾。注 《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火无灾𬊤。注 《国语·周语下》
宋、卫、陈、郑同日并灾,四国之民,必有禄盛未当衰之人,然而俱灾。 汉·王充·《论衡·命义》
2. 泛指灾害,祸患。
天地有灾则不举。注 《周礼·天官·膳夫》
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 《孟子·离娄上》
虽无风雨灾,得不覆且颠。 唐·韩愈·《杂诗》之三
寂寞河中府,生民屡有灾。避兵开邃穴,防水筑高台。 元·耶律楚材·《西域河中十咏》诗之四
夫为下而倍,灾必及其身。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法后王》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毛泽东·《和郭沫若同志》
3. 罪恶;错误。
灾,纪也;失,故也。注 《谷梁传·庄公二十二年》
悉引众灾,虽非己负,公皆以自克逊位。 汉·蔡邕·《故太尉乔公庙碑》
4. 危害。
乃败祸奸宄,以自灾于厥身。 《书·盘庚上》
溥斯害矣,职兄斯弘,不灾我躬。 《诗·大雅·召旻》
尤其是政治上的伟人责任重大,如果他的品质稍有问题,例如轻言改革,囿于私见,涉及贪婪,用人不公,立刻就会灾及大众,祸国殃民。 梁实秋·《影响我的几本书》
5. 焚烧。
十一月乙酉,柏梁灾。 《史记·孝武本纪》
滥炎妄起,灾宗庙,烧宫馆。 《汉书·五行志上》
其故庐灾于火。 明·唐顺之·《葛母传》
6. 个人遭遇的不幸。
今日难过,死生在我;玉虚宫招灾惹祸,穿心宝锁,回头才知往事讹。 《封神演义》第七七回
您若没灾没病的,我们孩子们的担子也就减轻了。 林语堂·《京华烟云》第二章
災 组词
常用词组
災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Ąi˥ 唐代读音 tzəi日语读音 WAZAWAI韩语罗马 CAY现代韩语 재越南语 tai
客家话 [海陆腔] zai1 [梅县腔] zai1 coi1 [沙头角腔] zai1 [宝安腔] zai1 [台湾四县腔] zai1 [客语拼音字汇] zai1 [陆丰腔] zai1 [客英字典] zai1粤语 zoi1潮州话 zai1
近代音 精母 皆來韻 平聲陰 哉小空;中古音 精母 咍韻 平聲 烖小韻 祖才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咍部 ;王力系统:精母 之部 ;
災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