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huà 注音 ㄏㄨㄚˋ 部首 田 部外 7总笔画 12 基本区 756B笔顺 511121251211 |
畫 笔画顺序












畫 详细解释
1. 划分。
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注 《书·毕命》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注 《左传·襄公四年》
壤画星摇动,旗分兽簸扬。 唐·韩愈·《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
今之规模,宜……定都建康,拓地江广,进则越两淮以北征,退则画长江而自守。 《明史·叶兑传》
2. 截止;停止。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注 《论语·雍也》
终者不得不终,亦如生者之不得不生,而欲恒其生,画其终,惑于数也。注 《列子·天瑞》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注 汉·扬雄·《法言·学行》
毋使安于卑近,虑其苟且而自画也。 明·宋濂·《送张编修赴南阳教授序》
3. 引申指限定;局限。
诸处收捉到奸细文字等,其捉事人依旧支给优赏,其细人画时处斩。 五代·晋高祖·《招抚尹晖娄继英敕》
究之拘方以内,画于习气,而不能变通。 清·叶燮·《原诗·外篇下》
4. 谋划;筹划。
〔大尹〕使召六子曰:“闻下有师,君请六子画。”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然则计议不得,虽诸贲不能安其位亦明矣。故愿大王审画而已。注 《文选·邹阳〈上书吴王〉》
京东之地所以灌输河北……而其民喜为盗贼,为患最甚,因为陛下画所以待盗贼之策。 宋·苏轼·《徐州上皇帝书》
由是和款不绝,后三年始画开市之事。 《明史·外国传一·朝鲜》
5. 指计策;计谋。
臣事项王……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 《史记·淮阴侯列传》
我皇上睿思英断……群臣禀圣谟,受成画,奉而行之。 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圣孝纪》
6. 绘画;作图。
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 《仪礼·乡射礼》
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 《汉书·霍光传》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唐·杜甫·《禹庙》诗
画师吴道玄好用掣笔,所画多经书故事。 明·文征明·《书马和之画卷后》
除了画关帝、画曹操、画奎星,这位阿三又能塑菩萨。 茅盾·《疯子》
7. 指描绘。
《豳风》画出田家乐,续命何须臂上丝。 明·张煌言·《赠东山端阳祷雨有应》诗
唐人《咏小女》诗,云:“见爷不相识,反走牵娘裾。”是画小女之神。“发覆长眉侧,花簪小髻旁。”是画小女之貌。“学语渠渠问,牵裳步步随。”是画小女之态。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
8. 图画。
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汉书·霍光传》
次公字画端愿而靖深,类其为人。 金·元好问·《题苏氏父子墨帖》
〔王冕〕每日问卜卖画,倒也挤个不开。 《儒林外史》第一回
右边壁炉上有一只钟,墙上挂一幅油画。 曹禺·《雷雨》第一幕
9. 装饰。
于是尧乃身服节俭之行……大路不画,越席不缘。注 《淮南子·主术》
10. 签署;签押。
〔高宗〕自入见后及帝,极陈师知之短,仍自草敕请画,以师知付廷尉治罪。 《陈书·皇后传·世祖沈皇后》
京一日除监司、郡守十人,将进画,益判其后曰:“收。” 宋·洪迈·《容斋四笔·徽庙朝宰辅》
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曰制,曰册文……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 《明史·职官志一》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 鲁迅·《朝花夕拾·〈狗·猫·鼠〉》
11. 指签署判行的文书。
金主诏郡县,不得从元帅府擅更签军,俟见御画乃听。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九年》
12.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参见“畫革”“畫可”。
宪宗闻之,召见命书。即地连画数十字。 明·陈洪谟·《治世余闻》下篇卷四
学书有捷径。古人居则画地,广数步;卧则画席,穿表里。以此推之,则学书者不必皆笔也。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卷下
五十多岁怎么的?干起活来顶个大男子汉,这回还给她画了一等分哪。 管桦·《井台上》
13. 古指卦象的横线。
䷀乾,元亨利贞。注 《易·乾》
14. 书法横笔叫画;汉字一笔叫一画。
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唐·韩愈·《石鼓歌》
横画起轻而收重,竖画起重而收轻。古人谓横画竖起,竖画横起,此言似难解而易知也。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卷下
15. 皱痕;纹缕。
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 《灵枢经·阴阳二十五人》
不伤物,呼吸元气,于介虫为长而寿。古之圣者刳而焌之,观其裂画以定吉凶。 唐·李华·《卜论》
16. 比划,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
他竖起大拇指霍地在空中画了个半圆形,郑重的说。 茅盾·《创造》
17. 指手在琴弦上横扫过去。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唐·白居易·《琵琶行》
忽挥素爪画七弦,苍崖劈裂迸碎泉。 唐·李宣古·《听蜀道士琴歌》
18. 通“化”。 1 指不守礼法。 2 教化。参见“畫外”。
实来者,是来也……其谓之是来,何也?以其画我,故简言之也。诸侯不以过相朝也。注 《谷梁传·桓公六年》
19. 姓。明代有画芳。见《姓苑》。
畫 组词
常用词组
畫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xuɑ˥˧ 唐代读音 *huɛ̀i huɛk日语读音 KAGIRU HAKARU HAKARIGOTO KAKU韩语罗马 HWA HOYK现代韩语 화越南语 hoạ
客家话 [海陆腔] fa6 wak8 [客英字典] fa5 vak8 [沙头角腔] fa5 [宝安腔] fa3 | wak8 [台湾四县腔] fa5 wak8 [梅县腔] fa2 fa5 wak8 [陆丰腔] fa6 wak8 [客语拼音字汇] fa4 vag6 [东莞腔] wa3 wak8粤语 waa2 waa6 waak6潮州话 锅7 锅8 ,uê7(uē) uêh8(uêh)
近代音 曉母 皆來韻 入聲作平聲 畫小空;曉母 家麻韻 去聲 化小空;中古音 匣母 麥韻 入聲 獲小韻 胡麥切 二等 合口;匣母 卦韻 去聲 畫小韻 胡卦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錫部 ;王力系统:匣母 錫部 ;
畫 字源字形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