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gāng 注音 ㄍㄤ 部首 扌 部外 8总笔画 11 基本区 6386笔顺 12125431252 |
掆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9-01 16:37:31
笔画顺序











掆 基本解释
(1)古同“: 抬东西。
掆 详细解释
1. 扛;抬。
疾患困笃者,悉㧏移之。无人㧏者,扶匐道侧,吏司又加捶打。 《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
或问曰: 吴楚之俗,谓相对举物为“刚”,有旧语否?答曰: 扛,举也……彼俗音讹,故谓“扛”为“刚”耳。既不知其义,乃有造“㧏”字者。 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刚扛》
〔黄白仲〕一日拜客归,櫜中窘甚。舆夫索雇钱,则曰:“汝日㧏黄先生,其肩背且千古矣,尚敢索钱耶!” 明·沈德符·《野获编·山人·山人愚妄》
《南史》多俗语。如……呼乳母为“奶”,布施为“衬”,举移为“㧏”之类。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南史二·王藻传》
2. 顶。
呆子慌了,往上坡下筑了有三尺深,下面都是石脚石根,㧏住钯齿。 《西游记》第五六回
3. 见“掆鼓”。
掆 组词
常用词组
掆鼓八掆舆
掆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ɑŋ˥
客家话 [梅县腔] gong1 [台湾四县腔] gong1 [客英字典] gong1 [海陆腔] gong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掆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扛
㧏
𢱫
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