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niè 注音 ㄋㄧㄝˋ 部首 木 部外 11总笔画 15 统一码 69F7笔顺 121341213541234 |
槷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9-22 06:32:07
笔画顺序















槷 详细解释
1. 倾危不安。 1 参见“槷刖”。
毂小而长则柞,大而短则掣注 《周礼·考工记·轮人》
2. 通“臬”。 1 古代观测日影的标杆。 2 箭靶的中心。
置槷以县,视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注 《周礼·考工记·匠人》
若表臬者,即《考工·匠人》置槷之法,识日出入之影,参诸日中之影,以正方位。 《明史·天文志一》
射有张皮谓之侯,侯中者谓之鹄,鹄中者谓之正,正方二尺,正中者谓之槷,槷方六寸。 《小尔雅·广器》
3. 通“闑”。门橛;门槛。
置旃以为辕门,以葛覆质以为𣙗。注 《谷梁传·昭公八年》
故视不过垣墙之里,而见邦国之表;听不过阈槷之内,而闻千里之外。 汉·徐干·《中论·虚道》
槷 组词
常用词组
槷刖置槷危槷
槷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niɛ˥˧
客家话 [梅县腔] nget7 [台湾四县腔] ngiet7 [客英字典] ngiet7 [海陆腔] ngiet7粤语 jit6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屑韻 入聲 齧小韻 五結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曷部 ;疑母 曷部 ;王力系统:心母 月部 ;疑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槷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臬」。
甲骨文 | 說文 | 楷書 |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楔
槸
臬
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