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chǒng 注音 ㄔㄨㄥˇ 部首 宀 部外 17总笔画 20 基本区 5BF5笔顺 4454143125111515111 |
寵 笔画顺序



















寵 详细解释
1. 恩宠;宠爱。 1 亦指受宠爱的人。 2 后世多指姬妾。
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注 《易·师》
望长陵东门,见二臣之墓,生既有节,终不远身,谊臣受宠,古今所同。 《东观汉记·和帝纪》
伏奉今日制命,以臣为尚书右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非常之宠,忽降于上天;不次之恩,遽属于庸品。承命震骇,心神靡宁。 唐·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
书史之所记为美者,或因被宠于将相王侯,声势烜赫;或因见咏于文人学士,篇什流传: 遂为后人所艳称。 清·鹅湖逸士·《老狐谈历代丽人记》
易四聋子是我们乡里有名的猎户,他们夫妇就单生这个儿子,宠得跟性命一样。 田汉·《获虎之夜》
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注 《左传·僖公十七年》
周将军请坐,闻你新纳一宠甚美,有人要暗算你,不可不防。 清·蒋士铨·《临川梦·双噬》
但此时他新纳的爱宠老九,也就替他挥霍的可观。 茅盾·《子夜》八
2. 贵宠;荣耀。 1 亦指显耀的官职。
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人畏。注 《书·周官》
赫赫楚国,而居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其宠大矣。注 《国语·楚语上》
为人臣者,宠有孝弟长幼顺明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臣之分也。注 《史记·赵世家》
若来而无宠,速其怒也……彼将思旧怨而欲大宠。注 《国语·楚语下》
3. 尊崇。
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宠神其祖,以取威于民。注 《国语·楚语下》
乾宁中,宠福州为威武军,即拜潮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 《新唐书·王潮传》
肖胄母文氏,闻肖胄当行,为言:“韩氏世为社稷臣,汝当受命即行,勿以老母为念。”帝闻之,诏特封荣国太夫人,以宠其节。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
4. 特指皇帝所施。参见“寵授”、“寵勞”、“寵賜”等。
5. 用于敬词。参见“寵攜”、“寵誨”、“寵訪”等。
6. 骄纵;骄奢。
今公子苟好巢民以偷乐,忘民怨之为仇也。好殚物以穷宠,忽下叛而生忧也。注 《文选·张衡〈东京赋〉》
幼时故老为予言,汴京宣政间极隆盛。时公卿舆服华焕,骑从传呼甚宠,观听莫不歆艳也。 宋·沈作哲·《寓简》卷八
7. 超越;胜过。
傅昭仪及子定陶王爱幸,宠于皇后、太子。注 《汉书·匡衡传》
8. 姓。晋有宠遵。见《晋书·隐逸传·陶潜》。
寵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uŋ˨˩˦ 唐代读音 *tjiǒng日语读音 MEGUMI MEGUMU韩语罗马 CHONG现代韩语 총越南语 sủng
客家话 [沙头角腔] cung3 [宝安腔] cung3 [梅县腔] chung3 [海陆腔] chung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3 [东莞腔] cung3 [客英字典] chung3 [台湾四县腔] cung3粤语 cung2
近代音 穿母 東鍾韻 上聲 寵小空;中古音 徹母 腫韻 上聲 寵小韻 丑隴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東部 ;王力系统:透母 東部 ;
寵 字源字形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