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yīng yìng 注音 ㄧㄥ ㄧㄥˋ 部首 心 部外 13总笔画 17 基本区 61C9笔顺 41332324111214544 |
應 笔画顺序

















應 详细解释
1. 当;该。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注 《诗·周颂·赉》
风兴云蒸,事无不应。注 《淮南子·原道》
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 《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
他觉得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共产党员所应采取的行动。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二章
2. 认为是;是。
与己同则应,不舆己同则反。注 《庄子·寓言》
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唐·王维·《偶然作》诗之六
更觉至尊思虑远,不应全为拙倡优。 宋·王安石·《上巳闻苑中乐声》诗
不是当朝勋戚第,也应前代帝王家。 《水浒传》第九回
3. 所有;全部。
然后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来应与人家安厝坟墓多少、去处文状。 《太平广记》卷一七二引《玉堂闲话·杀妻者》
应退出地皆拨还本主;应水占地皆以官地对还。 宋·苏辙·《再论京西水柜状》
老爷在书房有事,分付一应客到,不许乱传。 清·李渔·《意中缘·悟作》
凡一应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连老爷在家出外去的一应大小事,他都知道。 《红楼梦》第三九回
4. 副词。 1 表示动作、行为是立即进行的。相当于“很快”、“立即”。 2 表示料想之词。犹恐怕、大概。 3 犹曾;须。多与“不”或“未”连用。
或时燕王好用刑,寒气应至。 汉·王充·《论衡·感虚》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秋来应瘦尽,偏自著腰身。 南朝 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诗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南唐·李煜·《虞美人》词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词
寻常倚月复眠花,莫说斜风兼细雨。应不知天地造化是何物,亦不知荣辱是谁主。 唐·吴融·《风雨吟》
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王安石·《评定试卷》诗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词
5. 犹顾;知。
还家慰儿女,归路不应长。 宋·陈师道·《河上》诗
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宋·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词
6. 通“膺”。当;判处。
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注 《左传·昭公二年》
不给则应。注 《晏子春秋·外篇上一》
7. 古国名。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
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8. 姓。
應 组词
常用词组
應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ŋ˥; jiŋ˥˧ 唐代读音 *qiəng *qiə̀ng日语读音 ATARU韩语罗马 UNG现代韩语 응越南语 ứng
客家话 [梅县腔] en5 jin1 [海陆腔] rin5 en5 rin1 rin3 [陆丰腔] jin5 [客英字典] jin1 jin5 [宝安腔] jin5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yin4 [沙头角腔] jin1 jin5 [东莞腔] jin1 jin5 [台湾四县腔] jin5 en5 jin1 jin3 [梅县腔] jin5粤语 jing1 jing3潮州话 êng1(eng) êng3(èng)
近代音 影母 庚青韻 平聲陰 英小空;影母 庚青韻 去聲 暎小空;中古音 影母 蒸韻 平聲 膺小韻 於陵切 三等 開口;影母 證韻 去聲 應小韻 於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登部 ;影母 登部 ;王力系统:影母 蒸部 ;影母 蒸部 ;
應 字源字形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隸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