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shuì 注音 ㄕㄨㄟˋ 部首 巾 部外 7总笔画 10 统一码 5E28笔顺 2524325135 |
帨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8-13 16:50:26
笔画顺序










帨 基本解释
(1)名: 古代人们使用的佩巾。
(2)动: 擦拭。
例词: 帨手
帨 详细解释
1. 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时,母亲所授。用以擦拭不洁。在家时挂在门右,外出时系在身左。
无感我帨兮,无使庬也吠。注 《诗·召南·野有死麇》
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仪礼·士昏礼》
今之学也,非独为之华藻也,又从而绣其鞶帨。 汉·扬雄·《法言·寡见》
日影耀椒房,花枝弄绮窗,门悬小帨赭罗黄。 清·洪升·《长生殿·舞盘》
这方粗布便叫作“帨”,湿了用洗家伙的。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
2. 泛指巾帕。
今既正位中宫,得复奉膳羞卢帨以事殿下。 宋·司马光·《上皇太后疏》
二门旁摆了卢盆、卢帨。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
3. 拭擦。
卢卒授巾注 《礼记·内则》
皇帝帨手取觯,以柶祭醴。 《新唐书·礼乐志七》
4. 蒙,覆盖。
父叔辈张灯龙山,剡木为架者百,涂以丹雘,帨以文锦,一灯三之。 明·张岱·《陶庵梦忆·龙山放灯》
帨 组词
常用词组
练帨帨缡鞶帨汗帨结帨褵帨饰帨帉帨悬帨纷帨帨巾设帨帨帉巾帨感帨帨缨帨鞶
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uei˥˧ 唐代读音 chiuɛ̀i shiuɛ̀i日语读音 TEHUKI韩语罗马 SEY现代韩语 세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ot7 soi5 [梅县腔] choe.5 [海陆腔] tot7 soi5 [客英字典] soi5粤语 seoi3
近代音 中古音 清母 祭韻 去聲 毳小韻 此芮切 三等 合口;審書母 祭韻 去聲 稅小韻 舒芮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曷部 ;王力系统:書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帨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 金文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