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wú 注音 ㄨˊ 部首 木 部外 7总笔画 11 统一码 68A7笔顺 12341251251 |
梧 基本解释
时间: 2025-09-17 14:46:41
(1)名: 。
例句: 这棵, 梧, 桐树枝繁叶茂,为人们提供了一片阴凉。
梧 详细解释
1. 木名。梧桐。
畅,臼以椈,杵以梧。 《礼记·杂记上》
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三国演义》第三七回
2. 屋梁上的斜柱,支柱。
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注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
桁梧复叠,势合形离。注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士人絷蹇檐梧,乃即坐。注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
3. 支撑。
炳乃故升茅屋,梧鼎而爨,主人见之惊懅,炳笑不应,既而爨孰,屋无损异。注 《后汉书·方术传下·徐登》
4. 姓。春秋田敬仲的后裔。见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
梧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wu˧˥ 唐代读音 *ngo日语读音 AOGIRI韩语罗马 O现代韩语 오
客家话 [海陆腔] ng2 ngu2 [客英字典] ng2 ngu2 [陆丰腔] ng3 [梅县腔] ng2 [宝安腔] ng2 [东莞腔] ng2 [台湾四县腔] ng2 ngu2 [客语拼音字汇] ng2粤语 ng4潮州话 ngo5
近代音 影母 魚模韻 平聲陽 吾小空;中古音 疑母 模韻 平聲 吾小韻 五乎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模部 ;王力系统:疑母 魚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梧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