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jǐn qín 注音 ㄐㄧㄣˇ ㄑㄧㄣˊ 部首 广 部外 11总笔画 14 统一码 5ED1笔顺 41312212511121 |
廑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8-17 19:34:09
笔画顺序














廑 基本解释
(1)古同“: ”,用在数量谓语前,表示接近于某一数量,相当于“差不多、将近”(多见于唐代诗文)。
廑 详细解释
1. 小屋。
廑,少劣之居。 《说文·广部》
《义训》:“小屋谓之廑。” 宋·李诫·《营造法式总释上·宫》
2. 蒙受;接受。
内台赐见,两廑纶绋之温谆;中禁分珍,屡拜篚筐之稠叠。 明·张居正·《谢赐玉带疏》
寒燠隔异地,犹廑慈母情。 清·张若需·《生日太夫人自乍浦寄衣适至》诗
3. 通“僅”。才;只不过。
茅焦亦廑脱死如毛氂耳。注 《汉书·邹阳传》
夫能纪百人,孰与廑能显其名? 汉·王充·《论衡·书解》
得免于败死者,廑十八人。 王闿运·《储玫躬传》
廑 组词
常用词组
廑念宸廑宪廑廑注廑身
廑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n˨˩˦; tɕʰin˧˥ 韩语罗马 KUN现代韩语 근
客家话 [客英字典] giun3 kiun2 [海陆腔] kiun2 [台湾四县腔] kiun2粤语 gan2 gan6 kan4潮州话 哥秧2 [饶平]哥恩2 [揭阳、潮阳]哥因2(僅),geng2[揭阳]gêng2[潮阳]ging2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震韻 去聲 僅小韻 渠遴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痕部 ;王力系统:羣母 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廑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僅
勤
㢙
厪
𢋓
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