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yōng 注音 ㄩㄥ 部首 忄 部外 11总笔画 14 统一码 6175笔顺 44241351125112 |
慵 基本解释
时间: 2025-08-26 06:31:14
(1)形: 困倦;懒散。
例词: 慵困, 慵懒
慵 详细解释
1. 懒惰,懒散。
老夫卧稳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开。 唐·杜甫·《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使君慵不出,愁坐读《离骚》。 宋·王禹称·《寒食》诗
继晷及焚膏,莫教一刻慵。 明·谢谠·《四喜记·风月青楼》
既而握指细擂,如以团絮相触状,体畅舒不可言。擂至腰,口目皆慵,至股,则沉沉睡去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
余颇懒,常卧阅杂书,或意有所会,虑其遗忘,亦慵于钞写,但偶夹一纸条以识之。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书苑折枝》
2. 用同“庸”。平庸;庸俗。
恐失英雄手,反惹慵夫刻画舟。 明·李开先·《宝剑记》第四出
慵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uŋ˥ 唐代读音 zhiong日语读音 MONOUI韩语罗马 YONG现代韩语 용越南语 thuồng
客家话 [海陆腔] rung2 [梅县腔] jung2 [陆丰腔] jung3 [客英字典] jung2 [宝安腔] j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粤语 jung4潮州话 雍5(容)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慵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