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zhòu 注音 ㄓㄡˋ 部首 口 部外 6总笔画 9 统一码 54AE笔顺 251311234 |
咮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5-18 19:02:43
笔画顺序









咮 基本解释
(1)名: 鸟嘴。
咮 详细解释
1. 禽鸟嘴。
维鹈在梁,不濡其嚅。注 《诗·曹风·候人》
牝鸡咿嚘兮,孤雄束嚅。 唐·柳宗元·《吊屈原文》
朝啄不停嚅,暮啄不充肠。 宋·梅尧臣·《啄木》诗之一
红嚅啄花残,独自凭栏。 清·纳兰性德·《浪淘沙》词之二
2. 指像鸟嘴一样的东西。
嚅,曲喙。 《广韵·平尤》
其顶圩使盛冷水,其边为通槽,而以一嚅流出其馏露也。 清·方以智·《物理小识·饮食类》
3. 即柳宿。星宿名。
嚅为鹑火,心为大火。注 《左传·襄公九年》
咮 组词
常用词组
咮嚅咮濡鸟咮凤咮咮咮牝咮鸣辰
咮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ou˥˧ 日语读音 KUCHIBASHI韩语罗马 CWU越南语 chau
客家话 [客英字典] zhiu5 | zhu1 [台湾四县腔] zu1 ziu5 [海陆腔] zhu1 zhiu5粤语 zau3 zyu1
近代音 照母 尤侯韻 去聲 晝小空;中古音 照章母 虞韻 平聲 朱小韻 章俱切 三等 合口;知母 尤韻 平聲 輈小韻 張流切 三等 開口;知母 宥韻 去聲 晝小韻 陟救切 三等 開口;知母 遇韻 去聲 註小韻 中句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侯部 ;王力系统:端母 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咮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啄
喙
噣
𠰍
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