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ér 注音 ㄦˊ 部首 木 部外 6总笔画 10 统一码 682D笔顺 1234132522 |
栭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9-16 02:31:25
笔画顺序










栭 详细解释
1. 枯木上所生的菌类植物。即木耳。
芝栭菱椇,枣栗榛柿。注 《礼记·内则》
凡木耳曰栭。 清·方以智·《物理小识·饮食类·菌栭》
2. 柱上支承大梁的方木。
雕楹玉磶,绣栭云楣。注 《文选·张衡〈西京赋〉》
云缨为𣔺兮愚木栭,洞渊禅兮揭巍巍。 唐·元结·《演兴·初祀》诗
3. 木名。栗之一种。即茅栗。
栗之大者为板栗……小如指顶者为茅栗,即《尔雅》所谓栭栗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栗》
江淮之间呼小栗为栭。 清·程际盛·《续方言补正》
栭 组词
常用词组
栭楶重栭芝栭栭栗栺栭绣栭云楣
栭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ɚ˧˥ 日语读音 MASUGATA
客家话 [海陆腔] ri2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粤语 ji4
近代音 中古音 日母 之韻 平聲 而小韻 如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咍部 ;王力系统:日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栭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