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tái 注音 ㄊㄞˊ 部首 扌 部外 14总笔画 17 基本区 64E1笔顺 12112125145154121 |
擡 笔画顺序

















擡 详细解释
1. 举;往上托。
举振谓之抬。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七引汉服虔《通俗文》
爪抬山脉断,掌托石心拗。 唐·周繇·《题东林寺虎掊泉》诗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宋·岳飞·《满江红》词
2. 指提高物价。 1 亦指提高身价。
惟纳榷之时,须节级加价,商人转抬,必稍较贵。 《旧唐书·食货志下》
〔宋神宗熙宁七年〕以钞折兑粮草,有虚抬边籴之患。 《文献通考·征榷三》
我?您太高抬我啦! 老舍·《茶馆》第三幕
3. 两人以上合力扛举。
足伤遭马坠,腰重倩人抬。 唐·白居易·《马坠强出赠同座》诗
荆公命堂候官两员,将水瓮抬进书房。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你把咱们的绳杠也带来,这得两个人抬呀!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那天是他们把他的大妞儿抬回来的。 张天翼·《蜜蜂·仇恨》
4. 抬杠。谓争辩;顶牛。
只看孟子合告子两个人抬了半生的硬杠,抬到后来,也不过一个道得个“食色性也”;一个道得个“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这几年虽有时还抬些谬理,已经好的多了。 冯金堂·《挖塘》
5. 挂。
高抬在衣架上,怕吹了颜色;乱裹在包袱中,恐剉了褶儿。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
6. 量词。两人合力抬物,一杠称一抬。
〔周顺昌〕请告归籍,止用肩舆一乘,行李两抬而已。 明·吴应箕·《赠太子少师兵部尚书杨公传》
娄府办齐金银珠翠首饰……羊酒果品,共是几十抬。 《儒林外史》第十回
张老同褚一官早带同这边派定的家人,把那十六抬妆奁送过去。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
擡 组词
常用词组
擡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ʰĄi˧˥ 日语读音 MOTAGERU韩语罗马 TAY现代韩语 대
客家话 [客英字典] toi2 [陆丰腔] toi3 [梅县腔] toi2 [宝安腔] toi2 [台湾四县腔] toi2 [海陆腔] toi2粤语 toi4潮州话 tai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