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guàn 注音 ㄍㄨㄢˋ 部首 扌 部外 8总笔画 11 基本区 63BC笔顺 12155212534 |
掼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9-02 05:17:07
笔画顺序











掼 基本解释
(1)动: 〈方〉扔;掷。
(2)动: 〈方〉握住东西的一头,而摔另一头。
例词: 掼稻
(3)动: 〈方〉跌;使跌。
掼 详细解释
1. 同“慣”。习惯。
掼,习也……《春秋传》曰:“掼渎鬼神。”注 《说文·手部》
2. 披戴。
盘旋揖攘,非御寇之容;掼甲缨胄,非庙堂之饰。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大目顶盔掼甲,乘马赶文钦。 《三国演义》第一一〇回
3. 扔;摔掉。 1 亦谓握住东西的一端而摔打另一端。
武松……把那妇人头望西门庆脸上掼将来。 《水浒传》第二六回
县尊也不曾问甚么,只把访的款单掼了下来,把与他看。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
苏账房见他来势很凶,生怕吃了眼前亏,立刻把笆斗往地上一掼。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
掼稻簟: 掼,抖擞也。簟,承所遗稻也。农家禾有早晚,次第收获……各举稻把掼之,子粒随落,积于簟上。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四
八月交到九月中,满场掼稻又牵砻。 《中国歌谣资料·沪谚外编·山歌》
4. 跌。
老陈从合作社到区上,沿路滑得掼了好几交。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一章
掼 组词
常用词组
掼交掼纱帽使性掼气散打掼拳
掼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uan˥˧
粤语 gwaan3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掼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摜」。
說文 | 楷書 | 楷書 |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