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bǎng 注音 ㄅㄤˇ 部首 片 部外 10总笔画 14 基本区 7253笔顺 32154143454153 |
牓 详细解释
1. 牌匾;匾额。 1 亦指题写匾额。
东方有宫,青石为墙,高三仞;左右阙高百尺,画以五色;门有银榜,以青石碧镂,题曰:“天地长男之宫”。 《神异经·中荒经》
文传天下口,大字犹在榜。 唐·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荥阳郑公虔》
高台巨榜意何如,住此知非小丈夫。 宋·朱熹·《敬义堂》诗
复死十余年,而沈遘知杭州,榜其居,曰“高士坊”云。 宋·曾巩·《徐复传》
太宗皇帝肇建北京,亦开阁于东庑之南,为屋凡若干楹,高亢明爽,清严邃密,仍榜曰文渊,其设官一如旧制。 明·黄瑜·《双槐岁钞·文渊阁铭》
2. 告示;文书。
每悬榜举牍,富室权家,汗而仰视,不敢出口。 唐·杜牧·《赠吏部尚书崔公行状》
公仍命多出榜沿江,具述杭饥及米价所增之数。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
永明县洞瑶屡窃发为民害,兴祖以手榜谕之。 《元史·良吏传二·林兴祖》
3. 张挂的科举考试中第者名单。
始,其举进士时,方迁幸,而六月榜出。 《新唐书·陆扆传》
〔梁适〕对曰:“先臣祖显,先臣父固,俱中甲科,独臣不肖,于张唐卿榜行间及第。”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三
4. 张挂榜文或张贴告示、诗文等。
因大榜州门曰:“自知行盗者,可急来首,即除其罪。” 《周书·韩褒传》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唐·孟郊·《织妇辞》
温飞卿任太学博士,主秋试,涛与卫丹、张郃等诗赋皆榜于都堂。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李涛》
5. 通“妨”。
母骊犊骍,无害牺牲;祖浊裔清,不榜奇人。注 汉·王充·《论衡·自纪》
牓 组词
常用词组
牓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ɑŋ˨˩˦ 唐代读音 bɑ̌ng日语读音 HUDA韩语罗马 PANG现代韩语 방
客家话 [海陆腔] bong3 [梅县腔] bong3 [台湾四县腔] bong3 [客英字典] bong3粤语 bong2
牓 字源字形
重定向至「榜」。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