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jìn 注音 ㄐㄧㄣˋ 部首 歹 部外 11总笔画 15 统一码 6BA3笔顺 135412212511121 |
殣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9-28 16:19:32
笔画顺序















殣 基本解释
(1)动: 饿死。
殣 详细解释
1. 饿死。 1 亦指饿死的人。 2 一说,殣为路旁的坟墓。
此以气食得节,作事得时,劝有功……是故年谷不成,天之饥馑,道无殣者。注 《大戴礼记·千乘》
道殣相望。 《左传·昭公三年》
道殣相望。注 《国语·楚语下》
殣,道中死人,人所覆也。注 《说文·歹部》
2. 葬;掩埋。
刑余罪人之丧……不得饰棺,不得昼行,以昏殣,凡缘而往埋之。注 《荀子·礼论》
八月甲辰,幸西宫,路见坏冢露棺,驻辇殣之。 《魏书·高祖孝文帝纪》
周发次商郊,冤骸悲莫殣。 唐·徐彦伯·《比干墓》诗
3. 通“覲”。觐见。
神裴回若留放,殣冀亲以肆章。注 《汉书·礼乐志》
殣 组词
常用词组
殍殣遗殣掩殣行殣道殣相望
殣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n˥˧ 日语读音 UEJINI
客家话 [梅县腔] giun3 [台湾四县腔] giun3 [客英字典] giun3 [海陆腔] giun3粤语 gan2潮州话 geng2(kúrng) [揭阳]gêng2(kéng) [潮阳]ging2(kíng)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震韻 去聲 僅小韻 渠遴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痕部 ;王力系统:羣母 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殣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𣩲
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