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xǐ 注音 ㄒㄧˇ 部首 心 部外 12总笔画 16 统一码 6199笔顺 1212514312514544 |
憙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8-26 21:19:00
笔画顺序
















憙 基本解释
(1)古同“: (某种生物)表现出需要或适宜于(某种环境或东西)。
憙 详细解释
1. 同“喜”。喜悦。
楚庄王以忧,而君以喜! 《荀子·尧问》
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喜,秦军解,因大破之。 《史记·高祖本纪》
今朝有喜谁能识,不用人扶亦自行。 宋·陆游·《开东园路北至山脚》诗
语以人各百金者,不以为喜;语以百人而其中可得万金者,则雀跃从之。 朱执信·《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
2. 喜好;爱好。
国家喜音湎酒,则语之《非乐》、《非命》。 《墨子·鲁问》
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 《史记·殷本纪》
东夷率多土著,喜饮酒歌舞。 《后汉书·东夷传序》
支那士人喜言政治而性嗜利。 章炳麟·《送印度钵逻罕保什二君序》
3. 谓容易发生某种变化。
有叶者,喜烂。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麻》
憙 组词
常用词组
憙事自憙说憙説憙诱憙憙多迦文
憙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ɕi˨˩˦ 日语读音 YOROKOBU韩语罗马 HUY现代韩语 희
客家话 [海陆腔] hi3 [客英字典] hi5 [台湾四县腔] hi3 [宝安腔] hi3粤语 hei2潮州话 hi2
近代音 中古音 曉母 止韻 上聲 喜小韻 虚里切 三等 開口;曉母 志韻 去聲 憙小韻 許記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咍部 ;王力系统:曉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憙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喜
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