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qī 注音 ㄑㄧ 部首 心 部外 11总笔画 15 统一码 617C笔顺 132112345344544 |
慼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8-26 09:03:22
笔画顺序















慼 详细解释
1. 忧伤。
《诗》曰:“自诒伊戚。”其子臧之谓矣。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或闻哭而欢,或听歌而戚。 三国 魏·嵇康·《声无哀乐论》
戚见容色,泪落入俎。 唐·韩愈·《元和圣德诗》
2. 指亲戚。
率𥸤众戚,出矢言。注 《书·盘庚上》
寮朋亲戚,莫不失声。 《隶释·汉小黄门谯敏碑》
慼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日语读音 UREERU韩语罗马 CHEK越南语 thích
客家话 [宝安腔] cit7 [客语拼音字汇] qid5 [台湾四县腔] cit7 [客英字典] cit7 [海陆腔] cit7 [梅县腔] cit7粤语 cik1
近代音 中古音 清母 錫韻 入聲 戚小韻 倉歷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沃部 ;王力系统:清母 覺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慼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慽
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