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bū 注音 ㄅㄨ 部首 日 部外 7总笔画 11 基本区 6661笔顺 25111251124 |
晡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9-10 18:10:58
笔画顺序











晡 基本解释
(1)名: 申时,旧式计时法,指15-17时。
晡 详细解释
1. 申时,即十五时至十七时。
其日中,贺发,晡时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 《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
晡时坚坐到黄昏,手倦目劳方一起。 唐·韩愈·《赠侯喜》诗
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 《西游记》第一回
2. 傍晚;夜。
牵马向渭桥,日落山头晡。 北周·庾信·《对酒》诗
闽语谓夜为晡。 清·钱泳·《履园丛话·祥异·八月十五晡》
今晡十五月圆圆,月下乞妹好趁钱。 《中国歌谣资料·福建歌谣》
3. 指太阳西移至晡时的视觉位置。
追凉能到竹溪无,隔水斜阳未肯晡。 宋·杨万里·《秋暑》诗之二
疏林外红日西晡,载吹笛牧童归去。 元·姚守中·《粉蝶儿·牛诉冤》套曲
晡 组词
常用词组
晓晡晡夕三晡中晡晚晡昳晡下晡晡食上晡晡时晏晡日晡朝晡鼓晡旃尼
晡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u˥ 唐代读音 bo日语读音 YUUGATA韩语罗马 PHO现代韩语 포
客家话 [沙头角腔] bu1 [梅县腔] bu1 [台湾四县腔] bu1 [客英字典] bu1 [海陆腔] bu1 [客语拼音字汇] bu1 [宝安腔] bu1 [东莞腔] bu1粤语 bou1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模韻 平聲 逋小韻 博孤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模部 ;王力系统:幫母 魚部 ;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晡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