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zì 注音 ㄗˋ 部首 牜 部外 6总笔画 10 基本区 7278笔顺 3121445521 |
牸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0-21 07:12:17
笔画顺序










牸 基本解释
(1)名: 雌性的牲畜。
例词: 牸牛
牸 详细解释
1. 母牛。 1 泛指牛。
大壮(牡)肥牸,惠我诸舅,内外和穆,不忧饥渴。 汉·焦赣·《易林·讼之井》
拂旦,田仆来报,昨夜三更,白牸生犊。 宋·洪迈·《夷坚丁志·师逸来生债》
牝者曰㸺,曰牸。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牛》
铜仁黄牸产犊,满身有纹,即死。 《明史·五行志三》
身著木叶衣,养鹿兼牸耕。 唐·刘言史·《初下东周赠孟郊》诗
往往乘黄牸,鹿裘乌角巾。 唐·许浑·《题灞西骆隐居》诗
有詹氏子十九岁,牧一牸坟侧……有虎出于薄,直前搏牸。 宋·岳珂·《楹史·牸牧相卫》
2. 泛指雌性牲畜或兽类。 1 参见“牸馬”。
子欲速富,当畜五牸。注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
牸 组词
常用词组
牸虎牸角牸犀牸牝乳牸牸牛五牸牸马卷角牸
牸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ɿ˥˧ 日语读音 MESU韩语罗马 CA现代韩语 자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ci4 [海陆腔] cih6 ci6 [客英字典] cih5 ci5 [陆丰腔] cih6 [梅县腔] ze5 ci5 [宝安腔] ci3 [台湾四县腔] cih5 ci5 [沙头角腔] ci5粤语 zi3 zi6潮州话 ri7
近代音 精母 支思韻 去聲 字小空;中古音 從母 志韻 去聲 字小韻 疾置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咍部 ;王力系统:從母 之部 ;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牸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