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yǎn 注音 ㄧㄢˇ 部首 瓦 部外 16总笔画 20 基本区 7517笔顺 21531512512543121554 |
甗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1-20 07:38:57
笔画顺序





















甗 基本解释
(1)名: 古代用于蒸煮的陶制或青铜制炊具,中部有箅(bì)子。
甗 详细解释
1. 古代一种炊器。以青铜或陶为之,分两层,上部是透底的甑,下部是鬲。上可蒸,下可煮。外形上大下小。
陶人为巘,实二鬴,厚半寸,唇寸。注 《周礼·考工记·陶人》
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巘、玉磬与地。注 《左传·成公二年》
𬊤多稼以巨巘兮,烹群命于硕鬴。 宋·文同·《石姥赋》
行橐剩有书满箱,公厨会恐尘生巘。 清·曾国藩·《送周文泉大令之官城武》诗
甗 组词
常用词组
纪甗釜甗石甗圉甗甗锜
甗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Ąn˨˩˦ 日语读音 KOSHIK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hien5 [台湾四县腔] hien3 [海陆腔] hien3粤语 jin5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元韻 平聲 言小韻 語軒切 三等 開口;疑母 獮韻 上聲 齴小韻 魚蹇切 三等 開口;疑母 線韻 去聲 彦小韻 魚變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寒部 ;王力系统:疑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金文 | 說文 | 楷書 |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CHN
TPE
HKG
异体字
𤮝
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