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zhú 注音 ㄓㄨˊ 部首 刂 部外 21总笔画 23 统一码 529A笔顺 51324134252213525121422 |
劚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5-08 22:48:39
笔画顺序























劚 详细解释
1. 古农具名,锄属。即斪斸。
2. 以劚松土除草;锄地。
《泛胜之书》曰:“芋生,根欲深,㔉其旁,以缓其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芋》
父耕原上田,子㔉山下荒。 唐聂夷中《田家》诗
野景入时务,东风㔉满锄。 宋魏新之《春日田园杂兴》诗
3. 铲除。
旋移红树㔉青苔,宣赐龙池再凿开。 宋·文莹·《湘山野录·续录》
临风吹短笛,㔉雪荷长搀。 清顾炎武《赠傅处士山》诗
4. 斫;砍削。
林笋无人㔉,迸箨篱间积。 清魏源《武林纪游十首呈钱伊庵居士》诗之三
道旁有树极高大,僧渴,则以佩刀㔉之,辄出水如注,饮之清甘。 清·钮琇·《觚剩·水树》
5. 挖;掘。
元和中,京师贵游尚牡丹,一本直数万,韩滉私第有之,遽命㔉去。 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
其年秋稼甚丰,将刈之间,大半无穗,有就田畔㔉鼠穴求之,所获甚多。 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
沿山或老荒地内树木多者,必须用镢㔉去。 元王祯《农书》卷二
潮过雨霁,游步近郊,爰见芦荡中杂野菰,方作紫色华,㔉得数本,芦叶伤肤,颇不易致。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二》
劚 组词
常用词组
劚掘劚地劚田劚山觅玉镂冰劚雪劚玉如泥
劚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u˧˥ 日语读音 KIRU韩语罗马 CHOK
粤语 zuk1潮州话 之翁4(足),zog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劚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斸」。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㔉
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