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dǐ chí 注音 ㄉㄧˇ ㄔˊ 部首 木 部外 5总笔画 9 统一码 67E2笔顺 123435154 |
柢 笔画顺序









柢 基本解释
(1)名: 树的主根;泛指树根。
例词: 根柢
柢 详细解释
1. 树根。特指直根。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注 《老子》
树木有曼根,有直根。根者,书之所谓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注 《韩非子·解老》
流长则难竭,柢深则难朽。 汉·张衡·《西京赋》
心如秋燕不安巢,迹似春萍本无柢。 宋·陆游·《秋夜遣怀》诗
2. 物体的底。
邸谓之柢。注 《尔雅·释器》
王之皮弁……象邸玉笄注 《周礼·夏官·弁师》
以弁有柢,知冠与冕皆有柢也。 清·恽敬·《说弁二》
3. 根基;基础。
导一茎六穗于庖,牺双觡共柢之兽。注 《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
公有济世戡难之才,遗物离人之政。自深根以宁柢,每乘流而汩波。 唐·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
为文苟不以性情为质,貌虽工,人犹得以抉其柢。 清·王耕心·《〈白雨斋词话〉序》
4. 源;本源。
然病之生也,有根有柢,有渐有积。 宋·陈亮·《与彭子寿祭酒》
二国与神州故同柢,同柢者,其玉步同;异柢者,其玉步异。 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下》
后出诸文,必为孳乳,然其词言之柢,难于寻求者也。 黄侃·《说文略说·论变易孳乳二大例下》
5. 通“氐”。大概;大略。
惠施日以其知与人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此其柢也。注 《庄子·天下》
6. 通“胝”。牲之本体,古代用于祭祀。
士卢举鼎入,西面北上如初,载鱼左首,进鳍三列,腊进柢。 《仪礼·士丧礼》
犹进柢。注 《士虞礼》
7. 通“抵”、“觝”。 1 参见“柢罪”、“柢梧”。
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注 《后汉书·东夷传序》
柢 组词
常用词组
柢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i˨˩˦; tʂʰʅ˧˥ 日语读音 NE韩语罗马 CE现代韩语 저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di3 [客语拼音字汇] di3 [宝安腔] di3 [梅县腔] di3 [海陆腔] di3 [客英字典] di3粤语 dai2潮州话 di2
近代音 中古音 端母 齊韻 平聲 低小韻 都奚切 四等 開口;端母 薺韻 上聲 邸小韻 都禮切 四等 開口;端母 霽韻 去聲 帝小韻 都計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灰部 ;王力系统:端母 脂部 ;
柢 字源字形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