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yīn 注音 ㄧㄣ 部首 疒 部外 9总笔画 14 基本区 7616笔顺 41341414312511 |
瘖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1-23 10:48:32
笔画顺序














瘖 详细解释
1. 同“喑”。嗓子哑,不能出声;失音。
此譬犹瘖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 《墨子·尚贤下》
灸之则瘖,石之则狂。 《素问·腹中论》
臣意谓之病苦沓风,三岁四支不能自用,使人瘖,瘖即死。注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子光瘖,未尝交语,与对酌酒欢甚。 《新唐书·隐逸传·王绩》
虽则是感严亲,问病由,念孩儿口如瘖,难自剖。 清·李渔·《怜香伴·缄愁》
2. 哑巴,哑子。
嚚瘖不可使言,聋聩不可使听。注 《国语·晋语四》
太平之时,无瘖、聋、跛、眇、𡯁、蹇、侏儒、折短。 《韩诗外传》卷三
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3. “陰”的古字。
经重瘖乎寂寞兮,愍坟羊之深潜。注 《文选·张衡〈思玄赋〉》
瘖 组词
常用词组
嚚瘖瘖痱瘖药瘖俳聋瘖瘖奴阳瘖盲瘖瘁瘖噫瘖瘖疾暴瘖狂瘖瘖蝉瘖默瘖哑哑瘖病瘖瘖俗瘖涩瘖士瘖聋万马齐瘖
瘖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n˥ 日语读音 OSHI越南语 ốm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jim1 [客英字典] jim1 [海陆腔] rim1 [客语拼音字汇] yim1 [梅县腔] jim1 am1 am5 [宝安腔] jim1粤语 jam1
近代音 影母 侵尋韻 平聲陰 音小空;中古音 影母 侵韻 平聲 音小韻 於金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覃部 ;王力系统:影母 侵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瘖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CHN
TPE
HKG
J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