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zé 注音 ㄗㄜˊ 部首 巾 部外 11总笔画 14 统一码 5E58笔顺 25211212511134 |
幘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8-15 13:08:17
笔画顺序














幘 详细解释
1. 古代包扎发髻的巾。
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元帝额有壮发,不欲使人见,始进帻服之,群臣皆随焉,然尚无巾,如今半头帻而已。 汉·蔡邕·《独断》
帻,尊卑贵贱皆服之。文者长耳,谓之介帻;武者短耳,谓之平上帻。 《隋书·礼仪志六》
2. 犹冠。形状类似帽子的东西。
石状虽如帻,山形可类鸡。 前蜀·韦庄·《鸡公帻》诗
乃有秋花实,全如鸡帻丹。 宋·梅尧臣·《鸡冠》诗
讲经为招千岁鹤,脱帻即挂前朝松。 樊增祥·《法源寺看花和子珍韵》
幘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ɤ˧˥ 唐代读音 jrɛk日语读音 ZUKIN韩语罗马 CHAYK现代韩语 책
客家话 [客英字典] zit7 [台湾四县腔] zit7 [梅县腔] zit7 [宝安腔] zit7 [海陆腔] zit7粤语 zik1潮州话 zêh4
近代音 照母 皆來韻 入聲作上聲 責小空;中古音 照莊母 麥韻 入聲 責小韻 側革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錫部 ;王力系统:莊母 錫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幘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楷書 |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帻
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