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jiàn 注音 ㄐㄧㄢˋ 部首 氵 部外 12总笔画 15 基本区 6F97笔顺 441251125112511 |
澗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0-11 02:22:50
笔画顺序















澗 详细解释
1. 两山间的水沟。 1 亦泛指涧谷、山谷。参见“澗陰”“澗棲”。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注 《诗·召南·采蘩》
沿崖涉涧三十里,高下荦确无人耕。 宋·王安石·《九井》诗
山虽近塞北多寒乎,然有薪可樵,涧可汲。 明·王士性·《五岳游草·恒游记》
突然他的脚被一条树根一绊,悬空跌落到谷底的涧流里去了。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
2. 古代的数词。
黄帝为法,数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十等者,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 汉·徐岳·《数术记遗》
3. 古水名。源出河南省新安县南白石山,汇洛水入于河。
伊、洛、瀍、涧,既入于河。 《书·禹贡》
乍展旋惊涧水流,才开已识河阳路。 明·李攀龙·《赋得金谷园障子》
澗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æn˥˧ 唐代读音 *gɑ̀n日语读音 TANI TANIMIZU韩语罗马 KAN现代韩语 간
客家话 [宝安腔] gan3 [客英字典] gan3 [海陆腔] gan3 [梅县腔] gian3 [台湾四县腔] gan3 [客语拼音字汇] gan4 gian4 [东莞腔] gan1粤语 gaan3
近代音 見母 寒山韻 去聲 間小空;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寒部 ;王力系统:見母 元部 ;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楷書 |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㵎
涧
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