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chàng 注音 ㄔㄤˋ 部首 田 部外 9总笔画 14 基本区 757C笔顺 25121251113533 |
畼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1-21 08:08:34
笔画顺序














畼 详细解释
1. 田荒芜不生谷物。
雨为葑,及诱粟,辄以书言葑稼、诱粟及豤田畅毋稼者顷数。 秦·《秦律》
2. 除草。
初岁祭耒,始用畅也。注 《大戴礼记·夏小正》
3. 同“暢”。 1 通达;畅通。 2 舒畅;欢快。 3 充;充实。参见“畼月”。
色平而畅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 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九征》
今王道行矣,王籍修矣,神功帝业,焕其有光,宜畅颂声,以播乐府。 宋·王禹称·《籍田赋》序
分部相从,自慎为始,吾友金坛段玉裁复畅其说。 清·王鸣盛·《蛾术编》卷十六
顺四时,积和感畅,岁为丰穰,赋税不烦。 《隶释·汉酸枣令刘熊碑》
出砒霜,价钱可。赢得拨灰兼弄火,畅杀我! 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
畅然犹故天日,远风平畴,泉流维缓。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上方山》
4. 通“鬯”。古代祭祀用的一种酒。
凡执贽,天子用畅,公侯用玉,卿用羔,大夫用雁。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执贽》
畼 组词
常用词组
简畼宣畼畼月遐畼田畼融畼
畼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ɑŋ˥˧ 日语读音 NOBIRU NAGAI NIWA
客家话 [客英字典] chong3 [台湾四县腔] cong3 [海陆腔] chong3
近代音 中古音 徹母 漾韻 去聲 悵小韻 丑亮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唐部 ;王力系统:透母 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畼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CHN
TPE
异体字
暢
𤲘
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