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zhāng 注音 ㄓㄤ 部首 彡 部外 11总笔画 14 统一码 5F70笔顺 41431251112333 |
彰 笔画顺序














彰 基本解释
(1)形: 明显;显著。
例词: 相得益彰, 欲盖弥彰, 彰明, 昭彰
(2)动: 显扬;表扬。
例词: 彰善瘅恶, 表彰
彰 详细解释
1. 文采美盛鲜明。 1 亦指盛,繁盛。
圣谟洋洋,嘉言孔彰。 《书·伊训》
仪序既以时,礼文焕以彰。 晋·张华·《晋四厢乐歌·食举东西厢乐诗》
气彰靡旗,情激乱辙。 南朝 梁·江淹·《萧骠骑祭石头战亡文》
贪仕之性彰,则廉洁之风薄。 唐·薛登·《论选举疏》
2. 明显;显著。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荀子·劝学》
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文)弥明。 汉·王充·《论衡·书解》
3. 显扬;表彰。
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 《书·盘庚上》
尊贤育才,以彰有德。 《孟子·告子下》
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史记·孟尝君列传》
圣旨微婉,慰谕绸缪。彰微臣一时之功,成子孙万代之宝。 《旧唐书·郭子仪传》
4. 揭示;昭示。
〔孔光〕有所奏言,辄削其草,以为彰人主之过,以讦为忠直,人臣之大罪也。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三》
琐微之帛,固应自至,奈何彰困弱于四方? 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甲仗库火》
5. 通“障”。阻挡。
茕茕胤子,在疚衔哀。身彰野火,心惧天雷。 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
彰 组词
常用词组
彰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ɑŋ˥ 日语读音 AYA AKIRAKA ARAWARERU韩语罗马 CHANG现代韩语 창
客家话 [客英字典] zhong1 [客语拼音字汇] zong1 [梅县腔] zhong1 [宝安腔] zong1 [海陆腔] zhong1 [台湾四县腔] zong1粤语 zoeng1
近代音 照母 江陽韻 平聲陰 章小空;中古音 照章母 陽韻 平聲 章小韻 諸良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唐部 ;王力系统:章母 陽部 ;
彰 字源字形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