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bā 注音 ㄅㄚ 部首 扌 部外 7总笔画 10 基本区 634C笔顺 1212515322 |
捌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8-31 22:03:06
笔画顺序










捌 基本解释
(1)数: ”的大写。
捌 详细解释
1. 农具名。无齿耙。
捃获秉把插捌杷。注 《急就篇》卷三
2. 数词。“八”字的大写。
官府文书纪数借为七八字。 《正字通·手部》
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贰拾柒捌万贯。 唐·白居易·《论行营状》
3. 同“扒”。破裂;分开。
且守文之君,继陵迟之绪,譬诸乘弊车矣,当求巧工,使辑治之……若遂不治,因而乘之,摧拉捌裂,亦无可奈何矣。 《群书治要》卷四五引汉崔实《政论》:
4. 姓。
捌,南北朝捌思,护羌校尉。 《续通志·氏族八》
捌 组词
常用词组
捌格捌哥
捌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ɑ˥ 日语读音 SABAKU SABAKERU SABAKI韩语罗马 PHAL现代韩语 팔越南语 bịt
客家话 [梅县腔] bat7 [台湾四县腔] bat7 [客语拼音字汇] bad5 [海陆腔] bat7 [客英字典] bat7 [宝安腔] bat7粤语 baat3潮州话 boih4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黠韻 入聲 八小韻 博拔切 二等 合口;幫母 鎋韻 入聲 捌小韻 百鎋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曷部 ;王力系统:幫母 月部 ;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捌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㧙
㭭
八
扒
朳
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