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shuò 注音 ㄕㄨㄛˋ 部首 扌 部外 10总笔画 13 统一码 6420笔顺 1214315233511 |
搠 笔画顺序













搠 基本解释
(1)动: 刺;扎(多见于早期白话)。
搠 详细解释
1. 涂抹。
搠,《博雅》: 涂也。 《集韵·入觉》
只拣那卖不出去的菜叶儿,将来煨熟了,又不要蘸盐搠酱,只吃一碗淡粥。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
2. 刺;戳。
连搠一两刀,血流在地,眼见得老王养不大了。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有那走得迟的,尽被搠死了七八个。 《水浒传》第五回
他的嘴长耳大,脑后鬃硬,搠得我慌。 《西游记》第四十回
岂不是就搠破土豪劣绅的诡计么? 茅盾·《动摇》六
3. 竖;插。
这厮强赖人钱财,莽夺人妻室,高筑座营和寨,斜搠面杏黄旗。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
故此卧房里面,鸨儿的脚也不搠进去。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他把一盘耙搠到老柿树上当梯子。 《花城》1981年第3期
4. 执;持。 1 参见“搠筆巡街”。
小将军搠戟在手,勒马阵前,高声大叫。 《水浒传》第八七回
5. 摔;用力推。
自埋怨,自失笑,自解叹,自敦搠。注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那妇人将盘一搠,且不收拾,怒目道:“适间老死魅曾对贵人说些甚话么?”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
6. 掉换。参见“搠包兒”。
7. 同“槊”。古代兵器中的长矛。
人人都带雁翎刀,个个尽提鸦嘴搠。 《水浒传》第一一一回
搠 组词
常用词组
搠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uo˥˧ 日语读音 NURU
客家话 [梅县腔] sok7 shok7 [海陆腔] sok7 [客英字典] sok7 [台湾四县腔] sok7粤语 sok3
搠 字源字形
重定向至「槊」。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