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jiǎn 注音 ㄐㄧㄢˇ 部首 氵 部外 9总笔画 12 基本区 6E1B笔顺 441131251534 |
減 笔画顺序












減 详细解释
1. 去掉一部分。
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故礼主其减,乐主其盈。 《礼记·乐记》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战国 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故陈思称左延年闲于增损古辞,多者则宜减之,明贵约也。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
人遭水旱,赋窘,公曰:“我且减燕乐,绝他用,钱可足乎?” 唐·韩愈·《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
2. 减轻;降低。
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注 《左传·昭公十四年》
浑所历之职,前后著称,及居台辅,声望日减。 《晋书·王浑传》
今年虽是缓决人犯,明年不知可能减等。 《红楼梦》第一〇八回
3. 不足;不到。
从此北行二里,佛于一大树下石上东向坐,食糜处,树石悉在,广长六尺,高减二尺。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 唐·柳宗元·《石渠记》
4. 逊于;亚于。
羊叔子何必减郭大业! 《晋书·郭奕传》
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 唐·杜甫·《戏为双松图歌》
东坡云: 退之寻常诗自谓不逮李杜,至于“昔寻李愿向盘谷”一篇,独不减子美。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韩吏部下》
新秋的天气,在白天里,虽然是赤日当空不减夏天的炎热;但一到晚上,那一阵阵的微风,迎面吹来,顿使溽暑全消。 方光焘·《疟疾》
5. 数学运算方法之一。即求两数之差的计算方法。
夏至之日中与夜半,日光九万六千里过极相接注 《周髀算经》卷上
以上广减下广,余者半之为句。 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
6. 灭绝。
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注 《左传·文公十七年》
7. 分。
四减国谷,三在上,一在下。注 《管子·山至数》
8. 姓。汉代有減宣。见《史记·酷吏列传》。
減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æn˨˩˦ 唐代读音 gæ̌m日语读音 HERU HERASU韩语罗马 KAM现代韩语 감越南语 giảm
客家话 [沙头角腔] gam3 [客语拼音字汇] gam3 [台湾四县腔] gam3 [客英字典] gam3 [宝安腔] gam3 [东莞腔] gam3 [海陆腔] gam3 [梅县腔] gam3粤语 gaam2潮州话 giam2 【澄海】giang2
近代音 見母 監鹹韻 上聲 減小空;中古音 匣母 豏韻 上聲 豏小韻 下斬切 二等 開口;見母 豏韻 上聲 鹼小韻 古斬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覃部 ;王力系统:見母 侵部 ;
減 字源字形
金文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