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全站
导航
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深文周纳

成语 深文周纳

拼音 [shēn wén zhōu nà]

解释 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纳之。”

时间 2025-10-05 01:10:47

深文周纳 基本解释

[shēn wén zhōu nà]

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

深文周纳 详细解释

    [shēn wén zhōu nà]

    【解释】: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

    【出自】:《史记·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纳之。”

    【示例】:但这也许是“刀笔吏”工的~。 ◎鲁迅《华盖集续编·可惨与可笑》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深文周纳 例句

(1) 假使是这样,那么对韩非的非难,殊不免有类深文周纳。

深文周纳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深文罗织 [shēn wén luó zhī]

深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罗织:虚构种种罪名,对无辜者加以诬陷。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故入人罪 [gù rù rén zuì]

故意把罪名加于人。

深文周纳 成语接龙

深文周纳纳谏如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蠹啄剖梁柱柱石之臣臣心如水水土不服服服贴贴
别树一帜是什么意思
别树一帜是什么意思
别树一帜的意思是bié shù yī zhì 【解释】:树:立;帜:旗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 【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示例】:Gastev是主张善用时间,~的,本集只收了一幅。 ◎鲁迅《集外集拾遗·〈新俄画选〉小引》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另创局面,自成一家
查看完整内容
[10-05]
深文周纳是什么意思
深文周纳是什么意思
深文周纳的意思是shēn wén zhōu nà 【解释】: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 【出自】:《史记·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纳之。” 【示例】:但这也许是“刀笔吏”工的~。 ◎鲁迅《华盖集续编·可惨与可笑》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查看完整内容
[10-05]
大兴土木是什么意思
大兴土木是什么意思
大兴土木的意思是dà xīng tǔ mù 【解释】:兴:创办;土木:指建筑工程。大规模地盖房子。 【出自】: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十一:“奸佞之臣,罔真宗以符端,大兴土木之役,以为通宫玉清昭应之建。” 【示例】:灵王既归,耻其无功,乃~,欲以物力制度,夸示诸侯。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七回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指大量盖房
查看完整内容
[10-05]
烽火狼烟是什么意思
烽火狼烟是什么意思
烽火狼烟的拼音是[fēng huǒ láng yān],解释是古代中国边境的士兵为了及时的传递敌人来犯的信息,在烽火台上点燃“燃料”,点燃时的烟很大,可以从很远处看到,就这样,烽火台一个接一个的点下去,敌人来犯的消息就被很快的传递出去。
查看完整内容
[10-04]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么意思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么意思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拼音是[fàng xià tú dāo lì dì chéng fó],解释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查看完整内容
[10-04]
孤儿寡母是什么意思
孤儿寡母是什么意思
孤儿寡母的拼音是[gū ér guǎ mǔ],解释是指男子死后遗留的孩子和妇女。
查看完整内容
[10-04]
临阵脱逃是什么意思
临阵脱逃是什么意思
临阵脱逃的意思是lín zhèn tuō táo 【解释】:临到打仗时逃跑了。也比喻到了紧要关头退缩逃避。 【出自】:明·徐光启《疏辩》:“在法,初逃者从重捆打,再逃则斩矣;临阵脱逃,初次即斩矣,亦求危其怨乎。” 【示例】: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 ,不是半途溃散,便是~,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查看完整内容
[10-04]
听而不闻是什么意思
听而不闻是什么意思
听而不闻的意思是tīng ér bù wén 【解释】: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自】:《老子》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示例】:就只再芳芳姐姐一心只想学课,只怕是~。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查看完整内容
[10-04]
  • Copyright © 2009-2024 www.mytentv.com 汉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4018624号-1
  • 汉词,中小学生必上的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邮箱:xhy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