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全站
导航
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穿凿附会

成语 穿凿附会

拼音 [chuān záo fù huì]

解释 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义理之说无穷》卷二:“用是知好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

时间 2025-10-18 22:39:23

穿凿附会 基本解释

[chuān záo fù huì]

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穿凿附会 详细解释

    [chuān záo fù huì]

    【解释】: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出自】:宋·洪迈《容斋续笔·义理之说无穷》卷二:“用是知好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

    【示例】:但在解释经文的时候,却往往一个字一个字的咬嚼;这一咬嚼,便不顾上下文~起来了。 ◎朱自清《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第六》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同“牵强附会”

穿凿附会 例句

(1) 分析课文,不可穿凿附会。

(2) 为了支撑自己的论点,他只好穿凿附会,胡乱引据。

(3) 这本小册子,对历史的考证,穿凿附会处多。

(4) 你这样解释这个词,太穿凿附会了。

(5) 我以为它穿凿附会正在你邦市场上滞销。

(6) 你这样东拉西扯的说明,只会让人认为是一种穿凿附会,无法令人信服。

(7) 对于自己不清楚的事,要谨慎求证,不可穿凿附会,随便乱说。

(8) 自古以来解经者虽众,但是穿凿附会者多,精审者少。

(9) 你的解释多有穿凿附会之处,很难让大家心服口服。

(10) 读书须老老实实,不可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11) 解释词语,千万不可穿凿附会。

(12) 原来只是小孩子的穿凿附会和胡乱分析而已啊,我还以为有什么真凭实据哩。

(13) 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后人的穿凿附会,不过传说的最后一段,应该也假不了!传说……

(14) 《梦溪笔谈》的著者沈括亦穿凿附会,说苏轼有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

(15) 这个传闻的主人翁本是个正常人,只因行事较为隐秘,竟被穿凿附会为吃人的妖怪。

(16) 但这也只是民间传说的穿凿附会,早已被证明是妄言。

(17) 刘凯听着固然觉得可笑,但也不得不佩服张铁嘴穿凿附会的诡辨术。

(18) 这段记录在明史中能找到,却不算是穿凿附会的传说了。

(19) 在下所论,乃管蠡之识,诚若盲人摸象,穿凿附会。

穿凿附会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断章取义 [duàn zhāng qǔ yì]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牵强附会 [qiān qiǎng fù huì]

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郢书燕说 [yǐng shū yān shuō]

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牵强附合 [qiān qiáng fù hé]

犹言牵强附会。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反义词


融会贯通 [róng huì guàn tōng]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穿凿附会 成语接龙

穿凿附会会家不忙忙不择价价值连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鱼目混珠珠还合浦
床上安床是什么意思
床上安床是什么意思
床上安床的意思是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解释】:床上安张床。比喻不必要的重复。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晋魏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多此一举
查看完整内容
[10-19]
疮痍满目是什么意思
疮痍满目是什么意思
疮痍满目的意思是chuāng yí mǎn mù 【解释】:疮痍:创伤。满眼创伤。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出自】:唐·杜甫《北征》诗:“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示例】:征鼙聒耳乡音杳,~亲人少。 ◎清·李渔《风筝误·和鹤》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战后或灾后严重破坏的景象
查看完整内容
[10-18]
穿凿附会是什么意思
穿凿附会是什么意思
穿凿附会的意思是chuān záo fù huì 【解释】: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出自】:宋·洪迈《容斋续笔·义理之说无穷》卷二:“用是知好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 【示例】:但在解释经文的时候,却往往一个字一个字的咬嚼;这一咬嚼,便不顾上下文~起来了。 ◎朱自清《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第六》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同“牵强附会”
查看完整内容
[10-18]
杵臼之交是什么意思
杵臼之交是什么意思
杵臼之交的意思是chǔ jiù zhī jiāo 【解释】: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 【出自】:《后汉书·吴祐传》:“时公沙穆东游太学,无粮,乃变服客佣,为祐凭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不计贫贱的友谊
查看完整内容
[10-18]
刍荛之见是什么意思
刍荛之见是什么意思
刍荛之见的意思是chú ráo zhī jiàn 【解释】: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出自】:《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示例】:但军旅之事,容当陆续奉献,~,供将军斟酌可否。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七章
查看完整内容
[10-18]
出尘不染是什么意思
出尘不染是什么意思
出尘不染的意思是chū chén bù rǎn 【解释】: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出自】:宋·周敦颐《周濂溪集·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示例】:秋影主人,中年却扫,炉熏茗盌,拥髻微吟,花社灵光,出尘不染。 ◎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记》第十五节
查看完整内容
[10-18]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是什么意思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是什么意思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拼音是[chóu rén xiāng jiàn fèn wài yǎn hóng],解释是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出处是元·李政远《还牢末》第一折:“仇人相见,分外眼明,我领着大人的言语,拿李孔目去来。”
查看完整内容
[10-18]
稠人广众是什么意思
稠人广众是什么意思
稠人广众的意思是chóu rén guǎng zhòng 【解释】:稠:多而密。指人很多的场合。 【出自】:《史记·很其武安侯列传》:“稠人广众,荐宠下辈。” 【示例】:大家听了他,都说他是个痴子,这些话岂可在~的地方说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指人群众多
查看完整内容
[10-18]
  • Copyright © 2009-2024 www.mytentv.com 汉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4018624号-1
  • 汉词,中小学生必上的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邮箱:xhy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