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jùn 注音 ㄐㄩㄣˋ 部首 亻 部外 12总笔画 14 统一码 5101笔顺 32324111212525 |
儁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5-01 03:06:47
笔画顺序















儁 详细解释
1. 才智过人的人。 1 亦指特异之物。
得俊曰克。注 《左传·庄公十一年》
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杰,十人者谓之豪。 《文子·上礼》
蒯通一说而丧三俊,其得不亨者,幸也。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赞》
君才磊落天下奇,四海贤俊谁不知。 清·姚鼐·《赠郭昆甫助教》诗
逸群之俊,擅场挟两。注 《文选·潘岳〈射雉赋〉》
2. 优异;杰出。 1 引申为英发;才智外溢。
逮晋初笔札,则张华为俊。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
王平子目太尉:“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儁 组词
常用词组
儁杰儁朗沈儁儁材儁髦英儁儁捷贤儁神儁儁令儁伟儁功儁桀儁发儁迈儁俗儁爽五儁高儁寒儁杰儁中儁儁乂豪儁儁望儁异雄儁髦儁儁秀桀儁儁远通儁逞儁翘儁奇儁儁雄儁才儁颖名儁儁逸
儁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yn˥˧ 日语读音 SUGURERU韩语罗马 CWUN现代韩语 준
客家话 [梅县腔] zun5 [台湾四县腔] zun5 [海陆腔] zun5粤语 zeon3
近代音 中古音 精母 稕韻 去聲 儁小韻 子峻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痕部 ;王力系统:精母 文部 ;
官话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儁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俊」。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