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dǎn 注音 ㄉㄢˇ 部首 扌 部外 12总笔画 15 统一码 64A2笔顺 121125221251112 |
撢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9-05 11:27:07
笔画顺序















撢 详细解释
1. 同“探”。探求;探取。
撢人注 《周礼·夏官·序官》
是后词人,摭而为之,皆所以嗜其丽词,撢其逸藻者也。 唐·皮日休·《九讽系述》
范重二者,尝过友家,乘虚撢供佛镴器以归。 明·叶盛·《水东日记·圭斋许氏赠公碑》
且夫性情者,撢之而愈深,窒之而愈挚者也。 清·恽敬·《〈坚白石斋诗集〉序》
其间颇有𫈵集故书,依拟杨氏,或杂采谣谚,取足通俗,咸凌乱失次,啧而不亚,未足以撢声音之奥,窥训诂之原。 黄侃·《〈新方言〉后序二》
2. 持;秉持。参见“撢持”。
撢 组词
常用词组
撢择撢简钩撢撢人撢稽撢掞撢持撢尘会撢甩子撢啧索隐鸡毛撢子
撢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Ąn˨˩˦ 越南语 đùm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am5 tam1 tam2 [梅县腔] tam3 [海陆腔] tam5 tam1 tam2 [客英字典] tam1 tam5粤语 taam2 taam3
近代音 中古音 喻以母 侵韻 平聲 淫小韻 餘針切 三等 開口;透母 覃韻 平聲 探小韻 他含切 一等 開口;透母 勘韻 去聲 僋小韻 他紺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覃部 ;王力系统:透母 侵部 ;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撢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探
𢶁
𢺬
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