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zhǔ 注音 ㄓㄨˇ 部首 扌 部外 5总笔画 8 统一码 62C4笔顺 12141121 |
拄 笔画顺序








拄 基本解释
(1)动: 用手臂、手杖或棍棒等顶住地面来支撑身体。
拄 详细解释
1. 支撑;顶着。
尔乃搬场拄翳,停僮葱翠。 晋·潘岳·《射雉赋》
藏书拄屋脊,不借与凡聋。 唐·孟郊·《劝善吟》
那怪大着哩!上拄天,下拄地;来时风,去时雾。你却怎生近得他? 《西游记》第六七回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毛泽东·《十六字令》词之三
2. 谓手持棍棒等顶住地面以支持身体。 1 亦泛指支持。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 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
贾珍此时也有些病症在身,二则过于悲痛,因拄个拐踱了进来。 《红楼梦》第十三回
他母亲拄着拐杖,白发飘舞在北风里,抹着眼泪对他说:“去吧,孩子,不要想念你的妈妈。” 杨朔·《雪花飘在满洲》
主事沈正宗、贺朗皆与相拄,坐贬官。 《明史·李朴传》
3. 撑开,睁开。
却待要拄眼睁睛,觅迹寻踪。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折
4. 讥刺;反驳。
有荐云者,召入,摄𪗋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注 《汉书·朱云传》
5. 戳,捅。
燕之旧将周归佑,蓟门更变之际,以剑拄心,刃自背出而不死,奔于梁,为骑将之先锋焉。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二
赛儿随光将根竹杖头儿拄将下去,拄得一拄,这土就似虚的一般,脱将下去,露出一个小石匣来。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6. 堵塞。
诸大臣又皆右时行拄言者口,言者益愤,时行以此损物望。 《明史·申时行传》
拄 组词
常用词组
拄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u˨˩˦ 日语读音 AGERU韩语罗马 CWU现代韩语 주越南语 chủ
客家话 [梅县腔] zhu5 [海陆腔] zhu5 chu5 zhu3 ku3 gu3 gu2 [客英字典] zhu5 zhu3 [台湾四县腔] zu5 cu5 zu3 ku3 gu3 [东莞腔] pu3粤语 zyu2
近代音 中古音 知母 麌韻 上聲 拄小韻 知𢈔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侯部 ;王力系统:端母 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