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tán 注音 ㄊㄢˊ 部首 氵 部外 12总笔画 15 基本区 6F6D笔顺 441125221251112 |
潭 基本解释
时间: 2025-10-10 12:01:26
(1)名: 深水池;深水坑。
例词: 潭渊, 泥潭
例句: 他掉进了泥, 潭, 里,整个人都很狼狈。
(2)名: 姓。
潭 详细解释
1. 深水池。
长濑湍流,溯江潭兮。注 《楚辞·九章·抽思》
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 唐·高适·《渔父歌》
满河笑语,追呀赶呀,一个猛子扎在小河拐弯处的清潭里。 《花城》1981年第2期
2. 深;深邃。
潭根之毋伐,固事之毋入。注 《管子·侈靡》
今城北有渊,潭而不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漯水》
3. 象声词。参见“潭潭”。
4. 见“潭沲”。
潭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ʰĄn˧˥ 唐代读音 *dhom日语读音 FUCHI FUKAI韩语罗马 TAM现代韩语 담越南语 đằm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am2 [客英字典] tam2 [海陆腔] tam2 [梅县腔] tam2 [陆丰腔] tam3 tam3 [客语拼音字汇] tam2 [宝安腔] tam2 [东莞腔] tam2粤语 taam4
近代音 透母 監鹹韻 平聲陽 覃小空;中古音 定母 覃韻 平聲 覃小韻 徒含切 一等 開口;喻以母 寢韻 上聲 潭小韻 以荏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覃部 ;王力系统:定母 侵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潭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 說文 | 楷書 |
甲骨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湛
𤁎
𤅦
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