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lú 注音 ㄌㄨˊ 部首 广 部外 16总笔画 19 基本区 5EEC笔顺 4132153152512125221 |
廬 笔画顺序



















廬 详细解释
1. 古代指平民一家在郊野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指季节性临时寄居或休憩所用的简易房舍。 1 亦泛指简陋居室。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注 《诗·小雅·信南山》
与吕后俱之田庐,时自隐匿,光气畅见,吕后辄知。 汉·王充·《论衡·恢国》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唐·刘禹锡·《陋室铭》
2. 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 1 亦指居庐守丧。
齐衰、苴杖、居庐、食粥、席薪,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 《荀子·礼论》
父仪,为文帝所杀,裒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 《新唐书·陈子昂传》
3. 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
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注 《周礼·地官·遗人》
4. 寄居;旅宿。
于时处处,于时庐旅。注 《诗·大雅·公刘》
翟人攻卫,卫人出,庐于曹。注 《国语·齐语》
农商野庐,边城偃柝。 南朝 宋·鲍照·《河清颂》
5. 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
君厌承明之庐,劳侍从之事,怀故土,出为郡吏。注 《汉书·严助传》
6. 居住。
思比象于紫微,恨阿房之不可庐。注 《文选·张衡〈西京赋〉》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诗
少秀悟,长庐西山。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频》
7. 青庐。古代举行婚礼时用的青布棚。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至!”庐中人皆出观。 《太平广记》卷一九〇引《小说·魏太祖》
8. 姓。
庐氏,亦作卢。 《通志·氏族二》
9. 通“籚”。矛、㦸的柄。
攻木之工,输、舆、弓、庐、匠、车、梓。注 《周礼·考工记序》
庐,假借为“栌”。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
廬 组词
常用词组
廬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u˧˥ 唐代读音 *liu日语读音 IORI IE韩语罗马 LYE现代韩语 려 여
客家话 [客英字典] lu2 [海陆腔] lu2 [梅县腔] lu2 [宝安腔] lu2 [客语拼音字汇] lu2 [东莞腔] lu2 [陆丰腔] lu3 [沙头角腔] lu2 [台湾四县腔] lu2粤语 lou4
近代音 來母 魚模韻 平聲陽 廬小空;中古音 來母 魚韻 平聲 臚小韻 力居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模部 ;王力系统:來母 魚部 ;
廬 字源字形
金文 |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