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guǎng 注音 ㄍㄨㄤˇ 部首 犭 部外 14总笔画 17 基本区 7377笔顺 35341312212512134 |
獷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0-24 20:27:15
笔画顺序


















獷 详细解释
1. 兽类凶猛不驯。 1 参见“獷猤”“獷獸”。
来仪之鸟,肉角之兽,狙犷而不臻。注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
2. 勇猛;野蛮;强悍。
耕夫习牛则犷,猎夫习虎则勇。 《关尹子·六匕》
延年(田延年)残犷,未甚东陵之酷。 南朝 梁·刘孝标·《辩命论》
陶顽铸强犷,枉费尘与糠。 宋·苏轼·《和陶杂诗》之八
大凡含生之伦,愈愚犷者,其脑气筋愈粗,其所知之事愈简;愈文明者,其脑气筋愈细,其所知之事愈繁。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例》
3. 指文学艺术风格的粗犷、豪放。
予观西村杰作,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诚为空谷之音也。 苏曼殊·《画跋》
獷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uɑŋ˨˩˦ 日语读音 ARAI韩语罗马 KWANG现代韩语 광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wang3 kong3 [客英字典] kwang3 [海陆腔] kwang3 kong3 [宝安腔] kong5 kong3 [梅县腔] gwang3 [客语拼音字汇] gong4 guong4粤语 gwong2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養韻 上聲 獷小韻 居往切 三等 合口;見母 梗韻 上聲 礦小韻 古猛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唐部 ;王力系统:見母 陽部 ;
赣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獷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說文 | 楷書 | 楷書 |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CHN
TPE
HKG
JPN
异体字
𤣊
犷
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