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yù 注音 ㄩˋ 部首 氵 部外 12总笔画 15 基本区 6F4F笔顺 441545232534251 |
潏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0-10 00:36:14
笔画顺序















潏 基本解释
(1)形: 形容水涌出的样子。
(2)名: 潏河,水名,在陕西省。
潏 详细解释
1. 水涌流貌。 1 参见“潏潏”。
潜㕎洞出,没滑抹潏。注 《文选·张衡〈南都赋〉》
沦涟汩潏,擘山为渠,东南入于海。 唐·刘禹锡·《连州刺史厅壁记》
其水潏,舟不可泊。 《明史·外国传五·苏吉丹》
2. 水名。也称泬水。源出陕西省终南山,北流经西安市注入渭水。关中八川之一。
酆、镐、潦、潏,纡余委蛇,经营乎其内。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关中八水: ……潏水在杜陵,从皇子坡西流,经昆明池入渭。 《三辅黄图·杂录》
长安……又南有潏水,亦曰泬水,合涝水,俱北流入渭。 《明史·地理志三》
潏 组词
常用词组
渤潏浡潏沸潏洄潏潏潏荡潏沕潏汩潏潏湟瀎潏潏露潏荡回潏
潏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y˥˧ 唐代读音 guet韩语罗马 YUL现代韩语 율
客家话 [海陆腔] giet7 [梅县腔] gi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粤语 gyut3 kyut3 wat6
近代音 中古音 牀船母 術韻 入聲 術小韻 食聿切 三等 合口;喻以母 術韻 入聲 聿小韻 餘律切 三等 合口;見母 屑韻 入聲 玦小韻 古穴切 四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屑部 ;定母 屑部 ;王力系统:見母 質部 ;船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潏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金文 | 說文 | 楷書 |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