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广 部外 4总笔画 7 基本区 5E87笔顺 4131535 |
庇 笔画顺序







庇 基本解释
(1)动: 遮掩;掩护。
例词: 庇护, 庇荫, 庇佑, 包庇
庇 详细解释
1. 遮蔽;覆盖。 1 亦谓蔽于某物之下。
葛蕾犹能庇其本根。 《左传·文公七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吾无庐,而托是以庇身也。 明·刘基·《郁离子·枸橼》
天雨,庇其闾中。 《墨子·公输》
步其林则寥朗,庇其荫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 《齐民要术·槟榔》引晋俞益期《与韩康伯笺》
2. 保护;保佑。
其名贤先哲,见优前代,或立德著节,或宁乱庇民,坟茔未远,并宜洒扫。 《宋书·武帝纪下》
蘧公孙答道:“托庇粗安。” 《儒林外史》第十回
3. 凭依;寄托。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 汉·王充·《论衡·自纪》
含生之伦,庇身有地。 南朝 梁·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
器小难周物,官微幸庇身。 宋·曾巩·《寄郓州邵资政》诗
4. 通“裨”。补。
周恭王能庇昭穆之阙而为“恭”。注 《国语·鲁语下》
庇 组词
常用词组
庇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i˥˧ 唐代读音 bì日语读音 OOU KABAU HISASHI韩语罗马 PI现代韩语 비
客家话 [海陆腔] bi5 bi3 pi5 [客英字典] bi3 [陆丰腔] bi3 [梅县腔] pi1 [宝安腔] bi3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i4 [东莞腔] bi5 [台湾四县腔] bi5 bi3 pi5粤语 bei3潮州话 波衣3(臂)
近代音 幫母 齊微韻 去聲 閉小空;中古音 幫母 至韻 去聲 痹小韻 必至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灰部 ;王力系统:幫母 脂部 ;
庇 字源字形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