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juē jué 注音 ㄐㄩㄝ ㄐㄩㄝˊ 部首 扌 部外 12总笔画 15 基本区 6485笔顺 121134315233534 |
撅 笔画顺序















撅 基本解释
(1)动: 翘起。
例句: 她, 撅, 着两根小辫儿。
(2)动: 〈口〉折(zhé)。
例词: 撅断
例句: 马夫, 撅, 根树枝当鞭子。
(3)动: 〈口〉顶撞,当面使人难堪。
例词: 撅人
例句: 我几句话就把他, 撅, 了回去。
撅 详细解释
1. 拔;拔起。
草木根荄浅,未必撅也。飘风兴,暴雨坠,则撅必先矣。 《韩诗外传》卷二
2. 翘起。
[指丑介]那个黑色的,倒该做丑脚。[副净]领旨。[丑撅嘴介]我老妥又不妥了。 清·孔尚任·《桃花扇·选优》
又恨不得晁大舍的屁股撅将起来,大家餂他粪门。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
她很高兴地撅一撅她那打皱的小嘴,于是照燃了“亮油壶子”,走向人马杂沓的街上去了。 沙汀·《兽道》
3. 击;击败。
昔侯君集、李靖皆庸人尔,犹能撅高昌,缨突厥。 《新唐书·褚遂良传》
就说你这个跑法,差不离的还真得教你给撅了,你信不信?注 老舍·《骆驼祥子》十六
4. 折断。
并头莲和蒂撅,连理树带根剜。 《雍熙乐府·一枝花·悲欢离合》
5. 投。 1 参见“撅皇城,撾怨鼓”。
撅,投也。 《广雅·释诂三》
撅 组词
常用词组
撅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yɛ˥; tɕyɛ˧˥ 日语读音 ATSUMERU韩语罗马 KWEY现代韩语 궤越南语 quét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iet7 (kiet8) [客英字典] ket7 kiet7 [海陆腔] kiet7 (kiet8) [梅县腔] kiet7粤语 kyut3潮州话 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近代音 見母 車遮韻 入聲作平聲 鐝小空;中古音 見母 月韻 入聲 厥小韻 居月切 三等 合口;群母 月韻 入聲 𧤼小韻 其月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曷部 ;溪母 曷部 ;見母 曷部 ;王力系统:見母 月部 ;羣母 月部 ;見母 月部 ;
撅 字源字形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