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东击西 基本解释
[shēng dōng jī xī]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声东击西 详细解释
[shēng dōng jī xī]
【解释】: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示例】:蜀人或~,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声东击西 例句
(1) 虽然现在这里还没什么动静,但地势险要,千万麻痹不得,小心敌人声东击西。
(2) 他最后的论点是在声东击西,想让我们忘掉要点。
(3) 警察识破了他声东击西的小伎俩。
(4) 我军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迷惑敌人。
(5) 这是敌人声东击西的战略,可别上当,他们的主力可能正准备直捣我们的总部。
(6) 他们宣称那些人不过是\声东击西\。拿这个论点与人的讨价还价是很不高明的。
(7) 努尔哈赤用兵如神,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把明军杀败了。
(8) 游击队声东击西,故弄玄虚,搞得敌人团团乱转。
(9) 他们以声东击西的方法转移敌人的注意,成功地攻占了山头。
(10) 警方运用声东击西的战略,转移了匪徒的注意力,才能顺利将他们一网成擒。
(11) 护卫:也许他们是期待援军的帮助。也许他们是声东击西。
(12) 我军先将部分主力撤出,诱敌深入,然后声东击西直取敌后,终于逼使对方投降。
(13) 我们班足球队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使对方连连失利,结果以3比0大获全胜。
(14) 采取声东击西战术,弄得敌人扑朔迷离,不知游击队到底在哪儿。
(15) 黄国梁说除了声东击西策略外,整个行动还有其他保安措施配合。
(16) 你不要声东击西了,我在微信等你。
(17) 我原以为他会躲在柱子后吓我,哪里知道他是声东击西骗我上当。
(18) 它使用声东击西的战略轻而易举地战胜了敌人。
(19) 抗日游击队灵活多变,经常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打得敌人昏头转向。
(20) 我这是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将敌人诱骗出来后,再用主力直捣巢穴。
(21) 我们的战术一贯都采用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办法。
声东击西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出其不意 [chū qí bù yì]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出奇制胜 [chū qí zhì shèng]
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调虎离山 [diào hǔ lí shān]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东声西击 [dōng shēng xī jī]
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反义词
围魏救赵 [wéi wèi jiù zhào]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无的放矢 [wú dì fàng shǐ]
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